阿根廷三名女子误上贩毒团伙车辆,惨遭性侵杀害,过程被全程直播
在Instagram直播平台的群组中,聚集了四十五名观众。
他们全程目睹了三位年轻女性遭受残酷对待的过程。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旁观者中没有任何人试图联系警方。
这起恶性事件并非发生在隐秘的网络空间。
它真实地发生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的一个普通住宅内。
施暴者甚至公然使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实时直播。
整个性侵和暴力行为被实时呈现在网络观众面前。
直播过程中还包含了令人发指的虐待行为。
9月19日入夜时分,三名年轻女性——20岁的布伦达·德尔·卡斯蒂略、同龄的莫雷娜·维迪以及年仅15岁的拉拉·古铁雷斯,满心期待地站在街边等候。
她们被承诺参与一场特殊聚会可获得300美元酬劳,于是登上了那辆停靠在路旁的白色轿车。
展开剩余78%这辆载着她们的车辆最终驶向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郊的一处独立院落。
原本想象中的喧闹聚会场景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早已埋伏在屋内的贩毒集团成员。
三人刚踏入房屋就遭到制服,随后经历了持续数小时的性侵害与非人折磨。
法医检验报告显示,未成年受害者拉拉遭遇了极其残忍的伤害,左手五根手指被全部切除。
布伦达的腹部留下了深可见骨的利器伤痕,同时颅骨底部出现粉碎性骨折。
莫雷娜的遗体特征表明,她极可能是被塑料包装物覆盖头部导致窒息而亡。
9月23日破晓时分,搜救人员在住宅外围的浅坑中发现了用塑料包裹的多具遗体。
埋尸地点约百米外停放着部分烧毁的车辆残骸,调查人员判断这是嫌疑人企图毁灭罪证的行为。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安全部门负责人哈维尔·阿隆索在公开记者会上明确指出,该案属于贩毒组织实施的惩戒性谋杀。
深入侦查发现,触发这场悲剧的导火索可能是某位受害者私自取走了犯罪团伙的四公斤高纯度可卡因。
此类恶性事件在阿根廷并非首例。
2016年10月,在马德普拉塔港城的校园附近,16岁少女露西亚·佩雷斯被贩毒人员强行掳走。
她被强制注射超剂量可卡因后,遭受了多名暴徒的持续性侵。
医疗记录显示其体内器官遭受毁灭性创伤,最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
这起案件当年激起了席卷全国的示威浪潮。
根据民间组织“性别暴力观察站”2019年公布的统计资料,当年1至8月期间全国共记录223起女性遇害案件。
数据表明超过六成受害女性的年龄集中在21岁至40岁这个区间。
案件披露后阿根廷司法系统立即启动紧急预案,目前已成功拘捕12名涉案人员。
但策划本案的核心人物——一名秘鲁籍男子——已在案发后越境潜逃,司法部门正通过国际刑警网络启动全球通缉程序。
落网嫌犯中有两人被指控在凶案发生后专门负责清理犯罪现场的证据痕迹。
此案同时暴露出网络社交平台存在的监管盲区。
施暴者通过Instagram私密群组实时传输虐待过程,当时约有45名用户在线观看了这场持续进行的暴行。
令人震惊的是,观看者中无人主动报警,平台方的实时监控系统也未能及时触发预警机制。
愤怒的阿根廷民众自发组织多场街头游行,要求司法机关严惩凶手。
社会各界强烈质疑为何暴力直播内容能在社交平台持续传播而未被拦截。
犯罪分子利用Instagram群组隐私设置进行的犯罪行为,暴露出网络平台审核体系的系统性失灵。
贫民区居民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这些区域长期处于武装毒贩的实际控制下。
毒贩公然持械巡逻,而基层警力部署严重不足,导致社区治安体系名存实亡。
尽管2024年全国严重犯罪统计数字呈现下降趋势,但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每年仍发生逾5000起盗窃抢劫案件。
持续恶化的经济形势导致社会治理能力衰退,这为贩毒集团扩张势力创造了条件。
普遍存在的失业现象加剧了潜在犯罪者的极端情绪,部分女性受困于经济压力,难以摆脱存在家庭暴力的生活环境。
本案折射出拉丁美洲毒品产业链的残酷本质。
贩毒组织不仅垄断非法药物贸易,还逐步渗透合法经济领域,强迫居民缴纳保护费或加入犯罪网络。
类似暴行在拉美各国不断重演:墨西哥贩毒集团经常对性犯罪者实施私刑处决,犯罪网络还通过剖腹取婴的残忍手段进行婴儿贩卖活动。
发布于:天津市